——2011年1月16日在温泉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温泉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朱信云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在县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县上下按照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等一系列会议精神,团结拼搏、务实奋进,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不仅全面完成了年度计划,而且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目标。2010年,预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8.74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计划的10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22万元,同比增长26.2%,完成计划的126.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9亿元,同比增长60%,完成计划的123.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295元,同比增长675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8%,人口自然增长率9.63‰。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九大特点:
㈠农村经济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实现一产增加值3.9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一是主要农作物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8.3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0.5万吨,增产1.76万吨,建成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2个、示范田21.23万亩,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及自治区扶持粮食生产二等奖,新植大果沙棘4000亩,西瓜、花卉、马铃薯等特色作物效益明显。积极发展“三高一节”农业,新建日光温室大棚152座。二是畜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新建肉牛、肉羊、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各一个,实行重大疫病补免和集中免疫,畜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县各类牲畜存栏35.03万头(只),出栏25.28万头(只),出栏率71.88%;商品畜22.81万头(只),商品率63%;肉类总产6143吨,绵羊毛产量529吨(其中细羊毛185吨),山羊绒0.75吨,奶产量5820吨,禽蛋产量438吨。三是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成功举办了自治州首届暨温泉县第二届名优特农副产品展销会,马铃薯、冷水鱼远销国外市场。新增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17个,订单种植作物面积达总播面积的60%以上,累计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8个47万亩。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能力得到加强。完成安格里格新干渠改造、塔秀乡新干渠建设、博格达尔干渠改造和五一干渠改造等项目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3.1万亩,大库斯台水库项目奠基,阿尔夏提水库建设项目上报待批。完成土地整理1.32万亩,新增耕地406亩。新建农村公路74.45公里,实施了农村电网配网改造工程。五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严格组织兑现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补贴,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开展涉农收费检查,严格种子、化肥等农资市场监管,维护了农民切身利益,保障了全县农业生产安全。
㈡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预计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176万元,同比增长60.7%,完成计划任务的130%,新增乡以上企业6家,累计达到34家。一是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招商引资落地项目20家,完成到位资金超过1.38亿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172%,同比增长140%。二是企业自身得到新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和扩规增效力度,争取特色轻工、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230万元,同比增长283.3%,实施技改项目6项,投入技术改造资金4060万元,企业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进出口贸易取得新进展。完成进出口贸易额62万美元,继赛湖渔业、绿色薯源、天源花卉之后,福鑫粮油顺利获得外贸进口许可证等相关资质。四是资源开发得到新推动。全力推进华洋矿业、华通矿业、金坤兔业等项目建设和玉友矿业重组;国电风力发电项目完成前期基础性工作;加快110千伏输变电等项目建设,为工业生产提供能源保障。
㈢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全年接待游客24.52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收入120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2.9%。一是旅游业发展支撑能力得到加强。科学编制《温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顺利通过自治区评审,委托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勘探地热资源,对《温泉县旅游业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修编。充分发挥总规纲举目张作用,积极申创“中国温泉之乡”,圣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纳入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二是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继续加大。成功承办2010年中国世博旅游年博尔塔拉“那达慕”草原节暨温泉县第八届“那达慕”大会、新疆第四届环赛湖自行车赛温泉赛段赛事和温泉县首届草原民族特色美食大赛等一系列节庆宣传推介活动,“温泉”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进程加快。投入1376万元,完成以景区专线道路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家宾馆酒店投入运营。
㈣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9亿元,同比增长60%,完成计划任务的123.3%。其中:农林牧渔类项目完成投资0.74亿元,占16%;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04亿元,占23%;城镇建设类项目完成投资1.54亿元,占34%;道路交通类项目完成投资0.23亿元,占5%;社会发展类项目完成投资0.94亿元,占21%;备受关注的定居兴牧、高效节水灌溉、饮水安全、廉租住房、医疗卫生、乡镇“双语”幼儿园、重要农村公路等一大批事关经济长远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㈤项目建设实现突破。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新疆支持力度的有利时机,超前谋划,狠抓项目申报,全年共争取各类项目133个,资金总额3.1亿元,同比增长68%。今年开工项目108个,其中:续建项目34个,新开工项目74个,通过狠抓投资计划落实、项目建设管理等环节,今年项目建设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投资规模增大。投资500万以上的项目34个,较上年增加14个,增长70%,博格达尔农贸市场改造、幸福苑小区三期工程、圣泉花苑小区、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等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工业投入增快。工业投资完成1.04亿元,同比增长178.56%,华阳矿业铜铁选生产线项目、华通矿业年产120万吨石灰石项目一期工程、玉友矿业重组、金坤兔业屠宰加工厂、塔秀乡滴灌带厂等项目稳步推进,为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
㈥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按照“科学规划、建管并重、文明创建、提高品位”的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是规划修编有序推进。完成了《温泉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温泉县棚户区改造规划》及住房建设、集中供热、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城乡规划布局更加科学。二是市政建设成效明显。投入1.54亿元实施了圣泉花苑小区、幸福苑小区三期、博格达尔农贸市场改造及四街绿化亮化美化等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14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27.4%。三是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稳步推进哈日布呼镇与塔秀乡一体化建设,实施了供水、供热管网二期改造等项目,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率提高到35%。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㈦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亿元,同比增长9.5%。消费市场持续繁荣活跃,积极落实国家、自治区有关“保供应、保稳定”政策,合理引导消费,保障市场稳定供应;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共发放补贴资金234万元,形成消费新热点。预计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8亿元,同比增长24.12%;各项贷款余额4.89亿元,同比增长25.41%。
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完成防护林5027.4亩,退耕还林5024.8亩,退牧还草35万亩,通道绿化11.94公里。加大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保护力度,争取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项目。实施了哈日布呼镇厄布得格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农村卫生改厕397座,农村环境卫生逐步改善。坚决关停环境污染超标企业,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博格达尔镇成功创建为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
㈨民生事业全面进步。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全年投入涉及民生资金4.9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3%,有力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一是科技工作成效明显。实施科技项目15个,积极为农牧民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持。被命名为“自治区科普示范县”,新疆北鲵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宣传教育基地”。二是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共投入2400余万元,更新改造危旧教学用房1.4万平方米,双语教育工作稳步推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加快。新建乡镇场文化站3个,新增村级农家书屋14个。四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投资1100万元,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改善;新农合参合率达107%,使2.9万农牧民受益。五是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实现就业再就业3203人。低保提标扩面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城乡低保金10387人1514万元;全面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为3495名老人发放了养老金。大力推进“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新建抗震安居房502户,廉租房130套,改造棚户区429户,实施牧民定居工程540户,城乡安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稳步实施扶贫开发,96户、422人实现脱贫。六是广播电视、计划生育事业全面发展。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项目,安装农村大喇叭284个、发放机顶盒2000部、配备农村数字放映机4部;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实现县城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兑现各类奖励金406万元、受益2228户,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9.63‰、12.84‰以内。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调查工作。
㈩远景蓝图提振信心。全县上下齐心共绘“十二五”发展蓝图,项目库储备项目447个,总额约108亿元,不仅主动做好与自治区的项目衔接工作,还积极做好与湖北省援建规划的对接,湖北省已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援建我县资金近2亿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一是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二是资源性开发尚未充分实现向经济优势的转变;三是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落后,发展速度受到制约;四是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此,我们必须坚定后发赶超的信心,创新求变,破解难题,谋求新发展,寻求新突破。
二、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关键之年,完成各项工作对“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县党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安排部署,确定201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力争较上年增长13%,达到10.0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达到4.34亿元;第二产业增长25%,达到1.6亿元;第三产业增长10%,达到4.0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2%,达到4175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达到5.6亿元;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达到1.75亿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07元,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增长13%;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
——实现就业再就业300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㈠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计划安排农作物总播面积48.3万亩,其中:小麦18万亩,玉米12万亩,油料12万亩,甜菜3万亩,特色作物3万亩,其他作物0.3万亩。加大新型农机具、特别是玉米和甜菜收获机械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以上。新增日光温室200座以上。二是进一步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以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核心,把温泉县建成全州最重要的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计划年末牲畜存栏35万头(只),基本与上年持平,其中农区牲畜存栏12万头(只),较上年增长6%;牧区牲畜存栏23万头(只),较上年下降3%。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严格控制草场载畜量,逐步恢复草原生态,力争实现草场禁牧120万亩,新增高标准饲草料地1万亩,使总面积达到6万亩。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按照人畜分离、畜种分群的饲养原则,打造4个特色养殖小区。三是进一步强化农业发展基础。重点突出农田水利建设,抓好“富民兴牧”大库斯台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基本农田整理等项目建设,稳步实施村庄整治、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定居兴牧、安居富民等工程。
㈡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步伐。计划安排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6500万元,增长25%。力争招商引资落地资金1.8亿元,较上年目标任务增长30%。一是助推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在县城建设以酒厂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区,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入驻。重点扶持粮食、油料、牛羊肉、獭兔等加工企业快速形成新产能。鼓励企业通过多种途径整合资源、扩张规模,盘活绿牧源、明源等停产半停产企业,壮大福鑫、双劲福、蒙新等骨干企业,培植“塔粒香”等新兴企业。二是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步伐。 重点督促天亚、金江、玉友等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勘探步伐。扶持均胜、泰能等矿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尽快形成规模开发。集中精力做好顺凯达矿业日处理2000吨铜钼选生产线、华洋矿业日处理1000吨的铜铁选生产线、华通矿业年产120万吨的氧化钙生产线等新续建重点项目的跟踪协调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在清洁能源开发上取得大发展。重点抓好国电公司500MW风力发电项目完成风区风能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力争2012年开工建设。
㈢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按照“打造两极、拉动两轴、带动三线”的发展思路,坚持统筹城乡、科学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着力提升城乡规划水平。严把规划设计关、审批关、执行关,认真落实《温泉县城总体规划》,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实施好棚户区改造、环城路建设、天然气入户、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场、县城绿化美化亮化等项目。在哈日布呼镇大力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镇区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做好乡镇场街区改造工作,切实改善农牧民居住环境。三是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通过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城建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广泛吸收各种资本投资城建领域。四是着力推进城镇化。根据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农牧民意愿,积极引导博温南北两路沿线村队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实施博格达尔镇200户定居兴牧小区建设及哈日布呼镇353户安居富民小区建设。
㈣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围绕打造疆内外知名的温泉县旅游休闲度假区,加快县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做好旅游促销工作。力争全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000万元,分别增长1.25倍和2.5倍。一要充分应用好旅游规划成果。在评审通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温泉县旅游总体规划》,重点编制《温泉县圣泉休闲度假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旅游规划,全力争取将圣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旅游业发展重点项目储备库。二要着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功能。立足生态旅游,继续加大投入,推进圣泉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将圣泉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要推动旅游招商项目落地实施。优化投资环境,着力督促克拉玛依温泉疗养基地、湖北兴发集团四星级酒店以及积福寺迁址等重点旅游招商项目尽快实施。
㈤ 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2011年计划实施的项目有101个,其中续建项目41个,新开工项目60个。农林牧渔项目重点实施:农村沼气池建设、设施农业建设、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试点建设、高标准饲草料地建设、定居兴牧工程、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等项目;交通项目重点实施:重要农村公路、通达公路、通村油路等项目;文教卫生项目重点实施:呼场综合文化站、安格里格乡中学食宿综合楼、塔秀乡中心校综合楼、温泉县初级中学运动场、哈镇中心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建设等项目;公共管理和社会事业项目重点实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县城棚户区改造、县城牧民定居小区、天然气入户、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乡镇街区改造、行政服务中心、档案馆、殡仪馆、查乡人民法庭、司法局综合业务用房、乡镇人力资源市场、无电地区配网建设等工程。
㈥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一是密切关注粮食、主要副食品、成品油、液化气、煤炭、化肥等市场供求、销售数量、商品库存及价格走势,加强价格监测和预警预判能力建设。二是加大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重点打击制售假劣、哄抬物价、无证无照经营等违法违纪行为,有效整顿和规范全县市场经济秩序,并加大清费治乱减负力度,重点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客运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价费热点问题。三是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社会消费环境。
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抓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及天山北坡谷地植被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农村防护林等四大工程,计划造林1.91万亩,退牧还草95万亩,通道绿化5公里,建成年育苗150万株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00亩。实施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项目建设。加强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力度。着力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卫生改厕500座,实施哈日布呼镇苏木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县”。
㈧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一是积极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重点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确保年内实现就业再就业300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二是做好社会保障和扶贫救助工作。完成1032套棚户区改造、130套廉租房、293套公共租赁住房、1436户“安居富民”和300户“定居兴牧”工程建设;继续扩大社会保障面,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使农民参保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妥善安排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生活;倡导移风易俗,规范殡葬管理。三是继续坚持科教兴县战略。积极开展“自治区级科技兴新先进县”创建活动,加大科技投入和项目申报力度,引进、推广和转化先进科技实用技术。强化“双语”教育,稳步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力争少数民族学前两年教育入学率达90%以上。四是优化发展卫生事业。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五是巩固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实施好“村村通”等工程。七是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办好各项文体赛事和节庆活动。
各位代表,当前我县处于新一轮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在县党委和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团结拼搏,为圆满完成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而努力奋斗!